據媒體報道,揚州市漢江區法院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一起典型的勞動爭議案件,該案因兩名員工拒絕加班而被責令向企業支付賠償金,引起了網民的熱烈討論。上海勞動糾紛律師帶您一起看這個案例。
案件簡介
王和李是揚州某公司檢驗部的產品檢驗人員。所有公司的產品必須經過兩人的檢驗并加蓋檢驗印章后才能出廠。2018年5月,公司要求王和李當天加班完成一批產品檢驗。當他們知道當天未完成這批產品的檢驗公司將面臨違約并支付高額賠償時,他們要求公司在勞動合同到期時與他們續簽,故意拒絕繼續加班完成檢驗工作,最終導致交貨延誤,并向客戶賠償12萬元違約金。隨后,公司向法院起訴王和李,要求他們承擔損失。
法官介紹,用人單位既是企業財產的所有人,也是企業內部的管理者和監督者,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與勞動者創造的勞動成果不平等。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對可能存在的經營風險承擔責任,如果允許勞動者承擔所有賠償責任,則存在偏差。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王和李作為按時履行交貨義務所必需的檢查人員,在企業可能面臨違約風險時拒絕加班,因此造成的損失有一定的過錯。因此,王和李應根據王和李的收入水平、用人單位的管理疏漏和損害程度,承擔15%的賠償責任,即1800元。那么,拒絕加班將賠償公司的損失呢?我們應該明確以下問題:
第一,雇主能要求員工加班嗎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一條規定,雇主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本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強迫勞動者動者休息權出發,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強迫勞動者加班,也不得在標準工作時間外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同時,用人單位還應當延長工作時間以外的工作時間,增加額外勞動的勞動者,即加班費。《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由于生產經營的需要,用人單位可以在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延長工作時間。法律規定,正常工作時間為每天8小時,工會可以在與勞動者協商后加班,即勞動者有權拒絕加班。此外,加班時間也明確規定,一般每天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情況每天不得超過3小時,但員工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加班后,應明確規定,員工不得同意加班。此外,加班時間也明確規定,一般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情況不得超過3小時,但員工不得同意加班。
第二,員工能否拒絕所有加班要求
用人單位可以直接決定延長工作時間:(1)自然災害、事故或其他原因威脅工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2)生產設備、2)生產設備、交通線路、公共設施故障,影響生產和公共利益,必須及時維修;(3)在法定節日和公共假日工作;(4)設備維護;(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從本案的情況來看,由于報告沒有說明該批產品用于維修公共設施,加班質量檢驗屬于緊急任務,因此作者認為用人單位的商業緊急合同不屬于上述情況。
第三,企業能否要求勞動者承擔部分違約賠償?
企業以侵權責任為由要求勞動者承擔部分經濟損失的,需要證明:(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員工手冊》等文件中明確約定賠償損失;(2)勞動者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行為,如果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同意加班后中途反悔,擅自離職;(3)用人單位的實際損失與勞動者的過錯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雖然王和李知道企業如果不完成這批產品的檢驗,將面臨高額賠償,故意拒絕繼續加班完成檢驗工作,當時兩人的勞動合同即將到期,但他們拒絕加班是為了迫使公司續簽勞動合同。但是,如果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員工手冊》等文件中對賠償損失沒有明確約定,則一般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
第四,審后,為什么二審仍保持原判決
本案二審上訴由用人單位提出,上訴要求王、李承擔全部違約損失。二審法院認為,用人單位的上訴缺乏法律依據,不予支持。二審判決的適用:(1)如果原判決確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維持原判決;(2)如果原判決確定事實錯誤或適用法律錯誤,則應依法改變判決、撤銷或變更。由于本案事實清楚,王和李沒有上訴,二審法院只能認定他們放棄了上訴或改變判決的權利,因此駁回了用人單位的上訴請求,維持了原判決。如果王和李當時提出上訴要求撤銷一審賠償判決,判決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這種情況受到了大多數網民的強烈質疑。由于報告的信息不完整,缺乏案件的關鍵信息并沒有普遍意義。同時,它也會使大多數工人錯誤地認為,如果工人拒絕加班,他們可能會賠償企業數萬元的損失,并使企業進一步濫用加班權。事實上,主要原因是工人屬于弱勢群體,在勞動關系中處于不平等地位。許多工人在迫使他們不同意加班之前,很難保證加班后的工資。如果每個雇主都能給工人合理的休息時間或他們應該得到的加班費,我相信即使不是實際所有者的工人也會有更多的所有權感。當然,企業也可以通過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經濟損失來降低經營風險,這是一種良好的勞動關系。
關于勞動者如何確認自己的勞動權 | 上海勞動糾紛律師視角:老人清運 |
上海勞動糾紛律師視角:女性職工 | 上海勞動糾紛律師視角:擅自離崗 |
上海勞動糾紛律師視角:海康威視 | 上海勞動糾紛律師視角:“95后”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