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就以上指控事實向法庭提交了被告人李某某的多次供述以及行賄人周某某、證人周清某、王某某的多次證詞等證據予以證實。其中被告人李某某在不同時間所作三次供述在遣詞造句、用語順序等方面高度一致,甚至可以說隨后兩次供述就是第一次供述的拷貝版。上海律師事務所來為您講講有關的一些情況。
而行賄人周某某的供述不僅存在同樣的問題,而且周某某針對同一問題的回答在遣詞造句、語句順序等方面又與被告人李某某高度一致,此外,證人周清某、王東某的證詞也與被告人李某某的供述高度一致。案例四:被告人師某某被控受賄案。
公訴機關指控2002年4月師某某利用個人職務便利,向馬某某索要10萬元人民幣。在2002年下半年,師某某還利用職務便利向劉某某索要人民幣5萬元。公訴機關為支持以上指控事實提交了被告人師某某的供述及行賄人馬某某、劉某某的證詞,但被告人師某某在偵查機關的數次訊問筆錄中交代事實的順序、用詞、語氣等方面與馬某某的證言高度一致,且馬某某的證言在前,師某某的供述在后。師某某稱其口供系偵查機關根據對馬某某的詢問筆錄改編而來并強迫自己簽字,其口供不真實。
由此引發的問題是:證人證言可以通過當庭對證人的交叉詢問來對其真實性、合法性進行辨認,但事實上絕大多數證人均不能當庭作證,在法庭上宣讀的是證人在偵查階段所作筆錄,這樣就很難對證人證言的真實性進行辨認。這種情況下法庭往往是根據宣讀的證人證言能否與其他證據相互印證來判斷證人證言的真實性,法庭對有證據印證的證據一般均予以了認可。
在以上兩個案件中,被告人的供述與相對人的證言確實能夠相互印證,且用相互印證還不足以說明其印證程度,應該用“完全一致”來形容以上言詞證據的相互印證程度,此種情況下法庭是否應對以上言詞證據的真實性產生合理懷疑并進而將其排除?法院的現實選擇在案例一中,被告人賈某某提出自己被刑訊逼供并提供了入所體檢表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雖然公訴機關也針對被告人的這一辯解理由當庭出示了加蓋偵查機關公章的“情況說明”,以證明在訊問賈某某過程中沒有刑訊逼供的情況,很顯然,公訴機關的這一情況說明相比被告人所提交的“入所體檢表”而言仍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加之2010年7月1日頒布實施的《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第三款規定:“公訴人提交加蓋公章的說明材料,未經有關訊問人員簽名或蓋章的,不能作為證明取證合法性的證據”,據此法院認為不能排除賈某某進入看守所前在偵查機關接受訊問期間受到刑訊逼供的可能性,對賈某某在偵查機關訊問室內作出的七次供述不予采信。
因為賈某某在看守所內也作了兩次有罪供述,且這兩次有罪供述是在無法進行訊逼供的環境和條件下作出的,因此,法院雖然排除了賈某某在偵查機關所作的七次有罪供述,但仍然根據賈某某在看守所內的有罪供述及相關證人證言作出被告人有罪的判決。
上海律師事務所了解到,被告人供述在英美法系國家被稱為自白,而上述問題實際上涉及的是重復自白問題,對于這一問題英美國家規定得比較明確,即之前非法獲取的自白被排除,那么隨后通過合法途徑獲取的相同內容的自白也應被當然排除,這即是“毒樹之果”的核心內容。
上海律師事務所解讀:潛逃23年故意 | 如何合理分配控辯雙方舉證責任? |
上海律師事務所為您講解遺傳基因 | 遺傳基因與犯罪之間有何聯系?上 |
上海律師事務所為您講解互聯網期 | 上海律師事務所來講講父母的遺傳 |